一、破碎的目的
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称为破碎;使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称为磨碎 。固体废物破碎的磨碎和磨碎的目的如下:
(1)使固体废物的容积减小 ,便于运输和贮存 。
(2)为固体废物的分选提供所要求的入选粒度 ,以便有效地回收固体废物中的某种成分 。
(3)使固体废物的比表面积增加 ,提高焚烧、热分解、溶融等作业的稳定性和热效率 。
(4)为固体废物的下一步加工作准备 ,例如 ,煤矸石的制砖、制水泥等 ,都要求把煤石破碎和磨碎到一定粒度以下 ,以便进一步加工制备使用 。
(5)对破碎后的生活垃圾进行填埋处置时 ,压实密度高而均匀 ,可以加快复土还原 。
(6)防止粗大、锋利的固体废物损坏分选、焚烧和热解等设备 。
二、 如果研究破碎的过程 ,可以看到破碎机的部件磨损 ,机器传动系统的摩擦损失和使物体产生微裂缝及形成新表面等项 ,以往研究者计算球蘑机磨细石英的理论 ,如果只考虑新生表面积上的表面能 ,那么 ,输入的能量仅0.06%是有用的 。那些损失虽然难以逐项测定 ,但仅就磨机钢耗之大来看 ,可以意识到磨损钢铁的能量消耗是很惊人的 ,为了提高效率 ,在改进现有设备的同时 ,还研究了破碎矿石的新方法 ,如电热照射 ,液电反映 ,热力破碎 ,减压碎矿 ,及利用其他能源的破碎方法等 ,但是 ,除了A.斯奈德减压碎矿法已完成半工业性的对比实验 ,在工业上可能很快获得应用外 ,其他都只是初期研究 。
1:电热照射发法的原理 ,岩矿在高频及超高频电磁场作用下 ,易于吸收电磁能的矿物急剧受热 ,其他矿物仅靠热传导得到热量 ,受热速度不同使矿物间发生了温度应力 ,从而原来的强度约降低1/2—3/4 。美国曾在4-7兆周及25千瓦的线圈磁场下进行破碎铁燧矿的实验 ,苏联曾在0.5-50兆周及6-14千伏的电容片下对花岗岩等操作 。
2:在液体内部进行高压和瞬时的脉冲放电 ,放电区域内产生极高压力 ,可以将物体破碎 ,这种效应叫液电效应 ,此法曾用做大块矿石破碎实验 ,在65千伏 ,45微法拉 ,25微亨的放电电路内 ,破碎花岗岩及石英等不合格大块 ,每立方米的能量消耗约为0.05-0.15千瓦.时 ,此法也曾做过100*70*50mm的页岩 ,碧玉铁质岩和角岩破碎到5mm以下的实验 ,
3:热力破碎 ,实际上是热与机械力相结合 ,用热处理的方法使矿石变弱 ,然后用机械破碎它 ,从而提高破碎效果 ,若干年前 ,美国矿业局已发现a-锂辉石在100-1100度衰老 ,变为软而易磨的β-锂辉石 。矿物学中指出:β-石英在573度变为a石英 ,体积增加2.4%;a-石英在870度a-鳞石英 ,体积增加12.7%;a-鳞石英在1470度变为a-方英石 ,体积增加4.7% ,体积膨胀就会带来拉应力或剪应力的破坏 ,应而含石英的岩矿更有利于作热力破碎 ,用热处理的办法改善可磨性 ,其他研究者对含石英的或不含石英的矿料都进行实验 ,结果证实 ,因热处理产生热应力 ,可以改善可磨性 ,并对经济上的合理性报有积极的看法 。
网站信息手机搜索